长安和东风合并告一段落, 第三家独立汽车央企诞生。

  • 2025-07-04 17:26:33
  • 397

省流解读:2025年2月9日双方传出合并信号,6月5日长安宣布从兵器集团中独立,东风宣布退出重组业务。长安和东风近年利润和发展路线相差甚大,公告发布后长安股价飙升,东风股价猛跌。

回顾今年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同日发布公告,称“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虽然当时双方都未指名“其他国企央企”是哪家,但因当日只有上述两家国有车企发了此类公告,所以各界都认为长安和东风要准备合并。而在此后,双方也没针对合并重组事宜再向外界透漏过任何消息,直到6月5日,两家车企又在“不约而同”地发布了最新公告。先看东风集团:

(长安集团于6月5日发布的董事会公告)

2月9日东风确是计划和其他国企重组,但现在重组事务与东风无关,东风一切照旧?那长安集团呢?

(6月5日长安汽车董事会公告)

长安也算是重组了,但现在不是和其他车企合并。而是从兵器集团中分立出来,成为独立的中央企业。总结来说是行政级别上升了,从过去的兵器集团旗下控股,变成了和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同一级别的独立央企。

两家在乘用车上的表现差距巨大

其实2月9号两家重组公告发送时,大家都有不同看法,例如不怎么关注汽车行业的人,可能会认为是长安集团并入东风,因为从行政级别上来看,长安作为兵器集团控股的车企,比一汽和东风这类独立央企还是差一个行政级别的。但关从汽车行业近年的表现来看,长安近年在销量,盈利,乘用车技术上的更新都是远超东风集团的:

长安汽车2024销量268.4万辆(自主品牌占83%),净利润73.2亿元。

东风集团2024销量189.6万辆(自主品牌占55%),净利润0.6亿元。

乘用车上,上年东风的销量只有长安的70%,而净利润只有其零头。

而两者在业务领域也有很大差异,长安集团近年一直在加速向新能源的布局,深蓝等品牌推出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在集团销量上也摆脱了对合资品牌的长久依赖(例如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而相比之下,东风的自主品牌近年存在感都很低,总销量及利润和长安差距明显的情况下,将近一半的销量还是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这些合资品牌贡献的。例如东风本田CR-V单2024年就卖了18万辆,东风日产更是离谱,靠轩逸(含经典款)吃老本都卖了34万辆,光这两个车型加起来已经占集团总销量27%了......

(有的人一年磨三剑,有的人却一剑砍十年)

但东风的状况就不如长安了吗?

非也,在2024年国内整体商用车市场同比下滑3.9%的情况下,东风商用车还实现了逆势增长,2024年东风商用车销量10.6万台,同比上涨6%。而2025年,东风也计划继续完善燃气,纯电,氢燃料,混动等多种技术方向的产品。而政策上2025年各地都推出了国四货车的淘汰补贴政策,相信今年东风商用车销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两者行政级别上的差异

而除了擅长领域上的差异,两者的行政级别也差了一级,在6月5号公告出来之前,长安集团一直是兵器集团旗下企业,和东风集团这种独立央企还是差了一个行政级别的。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东风比作一个省,长安在此前比作是隔壁省的一个市,一个市的GDP哪怕比隔壁整个都高也好,市就是市,省就是省,如果两者要合并,从行政流程上大概率是市并入到省旗下。并非是对等50比50的合并关系。

总结来讲,虽然乘用车领域两家表现差距巨大,但东风在商用车上又以微弱的优势扳回一局,而且行政级别比长安高,综合多方面因素,2月份公告出来的时候大家也很难想到两家会怎样重组,真要对等合并的话,两家都会有很多不愿意的地方。

6月5号看到长安公告表示长安集团“原地升级”为独立央企后,编辑以为是要把长安变成和东风同一级别的央企再合并,这样就不存在不对等的行政关系了,结果东风又同时发布公告称不涉及相关资产及业务重组。结合两家同时发布的公告,相信这次传闻的合并事件也告一段落了。

(长安原地升级后,一跃成为汽车领域里的第三家独立央企)

最后说个题外话,编辑不太懂股市,也不知道是否有关,在今年2月双方同时发布计划重组公告时,两家企业的股价都是涨的,但6月5号重组事项“尘埃落定”后,情况就不大一样了,长安当天收盘涨了3.34%,而东风却掉了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