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的“安全”还值多少钱?
- 2025-09-30 13:38:03
- 110
豪华品牌总算来了个“能打”的插混车。
9月26日,沃尔沃全新XC70正式上市,新车基于沃尔沃SMA超级混动架构打造,是该架构的第一台车,它的上市宣告品牌后续将基于这一新架构迎来一系列新车。
同时,全新XC70打出了“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旗号,以豪华品牌新能源转型的整体状态来看,这个旗号其实是很“名副其实”的。
可惜,依然有无数人拿着配置表跟新势力一通对比后得出结论:太贵了、没诚意、智能化落后。基于中国车市当前的内卷态势,围观群众中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笔者一点都不意外。
除了极少数品牌,中国车市的确已经卷得越来越容不下“品牌溢价”了,哪怕豪华品牌也不例外,所以那些吐槽沃尔沃新车定价贵的,不少都是站在抛开品牌只谈配置的立场上,这种观点无所谓对错,但略显片面。
可如果我们考量上品牌因素,或者说考量上那些看不见的因素,那么以安全为标签的沃尔沃,它的“安全”还值多少钱?
“豪华超混第一车”的含金量
如果你仔细分析了全新XC70的各种“吐槽”会发现,对其定价、配置不满的人不少,但对其这套混动系统不满的人并不多,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头就说新车“豪华超混第一车”旗号名副其实的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新XC70这套插混系统不仅是在豪华品牌中能够“拔得头筹”,毕竟豪华品牌整体新能源转型确实有点拉胯,如果只是“矮子里拔将军”那也没什么意思,新车这套插混系统在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原因很简单,这套系统的技术与吉利体系的雷神超级电混同源,而这套混动技术不仅已经广泛应用于吉利、领克、极氪品牌上,甚至也已经借助及吉利体系内的浩思动力,成为了全球多个品牌插混车型的方案。
全新XC70的混动系统,无论是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热效率44%),还是3DHT混动专用变速箱,都是业内领先的技术,新车最高340kW的综合功率、百公里5.28s的加速时间,以及最高240km/h的理论最高车速,也都在同级中占有优势。
能耗表现同样领先,新车全系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CLTC纯电续航有116km和212km两个版本,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km,百公里亏电油耗为6.55L。
在这样的表现下,全新XC70“豪华超混第一车”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即便去跟新势力品牌比也不遑多让,因此在这个维度你可以吐槽它没采用更大电池的方案,但很难批评其混动技术落后。
“安全”的价值怎么体现?
既然是用了吉利系的技术,那我为什么不去买一台领克呢?这个问题,也是关于全新XC70吐槽中很常见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的就要看懂沃尔沃的安全价值了。
还是从这套插混系统入手,区别于吉利系,以及目前行业主流插混车型主要采用P1+P3+P4的电机布置结构,全新XC70采用了P1+P2+P4的电机布置方案。
两种方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桥电机的布置位置,在P1+P3电机的方案中,发动机与P1电机同轴布置,P1电机主要用来发电,P3电机与发动机和P1电机以平行轴的方式布置,P3电机主要用来驱动,位于变速箱输出端;而在P1+P2电机的方案中,发动机与P1、P2电机同轴布置,两者均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P1电机仍主要用来发电,P2电机主要负责驱动。
相比而言,P2电机结构更为紧凑,同轴布置也让整个系统更加紧凑,这样就能为车辆留出更大的溃缩空间,从而提升车辆碰撞的安全性,所以沃尔沃选择了这一方案。
敏锐的你肯定发现了问题的核心——沃尔沃选择这套方案“牺牲”了些什么?如果选择两套方案“成本”一样,那其他车企为什么都不选沃尔沃这套呢?
从技术角度分析,这两套方案没有优劣之分,但侧重点确实有所不同,P1+P2+P4的方案,亏电状态下的车辆性能更好,不太容易出现亏电失速的情况,是更为均衡的方案,但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成本更高,而P1+P3+P4的方案结构相对简单,是更为经济性的方案,不过高速性能和亏电性能容易出现下降。
简单总结下,全新XC70选择了一个更安全、更复杂、更全面、成本更高的方案,具体成本高出多少我们难以测算,但这就是沃尔沃“安全”的价值体现。
至于那些车身安全、电池安全、碰撞安全、主动安全、环保健康等等,都是沃尔沃的保留优势节目了,依然精彩,但同样难以量化其“价值”。
值得聊一聊的是全新XC70被吐槽的“智能化落后”,单纯从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上来看,新车跟新势力们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但以智能辅助驾驶当前“激进乱卷”的局面,沃尔沃的“安全”理念在这时候必然会成为其领先性的“拖累”,因为沃尔沃实在无法作出“违背祖宗的决定”——把不成熟的智能辅助驾驶推给用户。
沃尔沃能做到的大概只能是尽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智能辅助驾驶可用、易用、能安心的用,如果这个算其“安全”理念的减分项,沃尔沃也只能默默接受。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过去接近一百年,“安全”都是沃尔沃的金字招牌,它也依靠此享受了所谓的“品牌溢价”,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切换到智能电动车时代,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大幅缩水了,沃尔沃也无法幸免,豪华品牌到了必须重估其“品牌溢价”的时候。
那么沃尔沃的“安全”到底还值多少钱?笔者认为这依然无法量化,因为它不取决于沃尔沃到底为此花了多少成本,而取决于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溢价,并且这些用户愿意为此付出多少溢价。
这些消费者在哪?笔者觉得大概率不是那些拿着配置表去详细对比的人,而是沃尔沃在过去近一百年历史变迁中,始终能用“安全”打动的那群人,对品牌来说,让他们觉得物超所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