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即将发生巨变, 越来越像国内! 半数以上都是中国制造
- 2025-07-24 21:13:47
- 498
//前言//
澳洲道路即将发生巨变!
最新报告预测,
十年后,
澳洲道路将挤满中国制造!
#01:
澳洲道路即将巨变
将挤满中国制造!
在澳洲的街头上,似乎中国汽车越来越多了…这是不少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的最新发现。
而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的是,澳大利亚的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巨变,未来路上有一半的汽车都要受到影响!
随着2016年福特、2017年霍顿和丰田相继关闭本土生产线,如今澳洲完全依赖进口来满足新车需求,每年销售的120万辆汽车——全部来自海外。
而一份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中国电动车的销量成为澳洲第一也只是时间问题!
该报告由澳大利亚汽车经销商协会(AADA)委托国际经济学中心(CIE)发布,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制造的汽车将占澳洲进口车辆总量的43%,较2024年的15%实现飞跃式增长——要知道,2020年这一比例还近乎为零。
这一变化的速度令人瞩目,如今,中国已在澳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去年纯电动汽车(BEV)进口量中就有65%来自中国。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扩张远不止于此:
内燃机汽车、柴油车,尤其是轻型商用车和SUV的出口同样迅猛增长。
报告分析称,中国的快速崛起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是生产成本优势——自2017年以来,多数汽车出口国制造成本上涨,而中国车价保持稳定甚至下降。
这种价格优势与政策导向形成了完美配合,联邦政府7月1日生效的《新车辆能效标准》(NVES)对高排放汽车进行处罚,同时鼓励清洁能源车型,进一步重塑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汽车类型。
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对电池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大规模资金投入,使其站上全球制造前沿。
#02:
中国品牌销量暴增368%
重大行业变革即将到来
而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汽车进入澳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兴趣也在增长,比亚迪、极氪、小鹏、长城、奇瑞等新兴车企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根据MA Moelis的数据,比亚迪已超越特斯拉成为澳大利亚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6月份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68%,其他成熟品牌如奇瑞和长城汽车也增长迅速。
根据经销商协会的数据,至少有23个中国品牌已在澳大利亚销售或已确认推出计划,另有五个可能很快进入。
MA Moelis的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也表示,“重大行业变革”即将到来,特别是随着新电动汽车品牌进入市场和一些现有品牌退出。
此前,澳洲的进口浪潮通常由日本(1990年代)、韩国(2000年代初)和泰国(2000年代末)相继引领,但据预计,中国目前的增长速度将超过超越所有先例。
澳大利亚汽车经销商协会首席执行官James Voortman表示:
我们曾看到日本在澳大利亚的崛起,也见证了韩国成为汽车制造强国,但我认为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规模以及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绝对速度。
#03:
中国车企为何扎堆澳洲?
这些因素成关键原因
那么当初,中国的这些车企,又是如何发现澳洲的汽车市场是一块香饽饽,相继决定扎堆澳洲呢?
据长城汽车全球董事长魏建军在上海车展期间接受澳新媒体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对中国汽车品牌“友好”的市场环境,是企业选择进军澳洲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首先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存在,使得中国产汽车进入澳洲可以享受零关税,这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不断提高汽车的性价比,通过降售价的方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特别是在澳洲和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一有优势在,使欧洲品牌很难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
欧洲的汽车必须支付5%的关税,而中国汽车可以免税进入澳洲。
然而,更关键的吸引力在于澳洲市场的“高标准”——包括严格的车辆认证、排放标准以及ANCAP碰撞安全测试体系。
魏建军认为:
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在澳洲市场获得认可,就能为进入其他右舵国家——例如英国、东南亚各国和南非——树立良好范例。
澳洲被视为全球汽车市场中少有的“多元试验场”。
消费者喜好从欧式小型掀背车、美式皮卡与大尺寸SUV,到适合亚洲市场的柴油轻型商用车,无所不包。这种高度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仅为中国品牌提供了产品线验证的机会,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规划全球战略。
此外,澳洲较高的人均收入、开放多元的人口结构,也是中国车企“扎根”本地的动力。
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在澳洲的业务已从最初的皮卡拓展至涵盖电动、插混和混动等多种动力系统的SUV产品线。
“我们希望长期深耕澳新市场,建立稳固基础。”
在全球车企竞逐新能源市场、寻求出口增长点的当下,澳洲以其开放市场、严苛标准与战略地理位置,已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首选阵地。
这里,不仅是一个目标市场,更是一个通向世界的“试金石”。
最后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
中国制造正在改写澳洲公路的基因,
未来也将越来越频繁在澳洲街头,
看到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